搜本站
搜索
list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新闻 > 审计要闻
 
审计要闻

自治区审计厅精心下好“四步棋”更加坚决有力服务保障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大局

发布时间: 2023-12-12 10:45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即可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自治区审计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把研究型审计贯穿审计工作始终,依法忠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服务保障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一、下好项目谋划“先手棋”,充分发挥党领导审计工作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审计厅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突出“闯新路、进中游”目标,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工作要求变成审计项目和审计行动,加强审计领域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做到党委政府工作重心部署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一是坚持围绕“国之大者”和“区之要事”开展立项研究。深刻领会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重大决策部署的政治意图、战略谋划和实践要求,自觉从政治大局和战略全局的高度谋划审计工作,把立项当课题研究,加强审计项目计划源头管理,突出纲举目张的重大问题,着力提高审计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主动性、契合度。二是坚持远谋近施相结合。在“十四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的基础上,总结成效、查找短板,统筹和聚焦党中央最新精神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重要关切,突出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谋划,以此为基础科学制定2024-2025年审计行动计划,确保远谋近施相衔接,审计监督高质量。三是创新审计立项方式。要求各审计实施单位回归主责主业,专心在本职领域内深耕细作,持续深化研究,实施审计。重点围绕“为什么审、怎么审、解决什么问题、出什么成果”加强立项研究,开展立项可行性论证,最后采用竞争性答辩方式科学确定年度计划。对一些主责主业领域相关事项未列入全厅年度审计计划的项目实施单位,探索采用揭榜领题、揭榜挂帅的方式承接年度计划任务。

二、下好揭示问题“关键棋”,充分发挥审计的独特监督作用。

审计不是评功摆好的,揭示问题是审计天职、是立业之本和从审之责。审计厅立足职责定位,深耕责任田、干好分内事,坚持把问题当课题研究,充分发挥专业性强、独立性强、接触面广、反应快速的专业优势,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主线实施全流程、全链条跟踪监督,坚持敢审敢严,该出手时就出手,把问题原原本本揭示出来,坚持敢说敢言,不受任何利益驱使,把问题原原本本报告上来,把“国家审计”金字招牌擦得熠熠生辉。一是准确理解把握审计全覆盖的科学内涵。高质量审计全覆盖并不是把所有审计对象都“扫一遍”,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覆盖形式与内容、数量与质量、有形与有效的辩证关系,着力提升全覆盖的综合效应,做到形神兼备。要分领域选准点,串成线,拓展面,努力做到点、线、面相结合,提高审计监督精准性、有效性,形成常态化动态化震慑,做到如影随形。围绕“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审计厅分两个年度对鄂尔多斯、乌海、赤峰、通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等情况开展了专项审计,分批有序地推进煤炭资源审计全覆盖。二是科学把握审计监督重点。要紧盯党中央重大决策、重大战略,瞄准重大问题、重大风险,突出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要资金和重点人员的审计监督,以重点监督带动全面监督。重点揭示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重点工作落实落地的堵点、淤点、断点、难点,瞪大眼睛看好“钱袋子”“账本子”,确保审在紧要处,干在关键处,真正做到党中央“指哪儿打哪儿、打哪儿成哪儿”。围绕“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审计厅2023年对自治区承担重点任务的7个资源环境主管部门开展专项审计调查,揭示了生态项目前期调研论证不充分、项目储备不足、农业水价改革推进缓慢等重大问题,充分彰显了审计在推进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担当。

三、下好建言献策“精准棋”,充分发挥审计对宏观决策的服务作用。

新时代的审计机关被赋予政治机关、宏观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切实增强系统思维,站在服务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从有利于发展、改革、纠偏的维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审计厅围绕审计成果高质量,以研究型审计为抓手,把审计查出问题原因当课题研究、把建议当课题研究,沿着“资金—项目—政策—政治”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背后根源,以“有解思维”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向党委政府报送了一批可批示、可落实、高价值的审计信息和要情专报,为党委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一些高质量审计建议直接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政策措施。一是立足大视野。在捕捉问题、分析原因和提出建议时,要体现出大局观、高层次和宽视域,抓大事要事、谋大局全局,吃透上情,与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在以往审计成果基础上,审计厅将审计掌握的损失浪费问题形成综合专报上报自治区党委,被自治区主要领导多次引用,并在全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通报,有力推动了自治区“五个大起底”专项行动,其中审计牵头组织的沉淀资金大起底核查工作,共清理盘活沉淀资金24.83亿元,有力促进了公共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二是注重时效性。要在第一时间提供第一手资料供领导了解情况、掌握动态、作出决策,突出体现一个“快”字。围绕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审计厅对13个旗县开展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专项审计调查,揭示了畜间布鲁氏菌病整体呈上升态势,影响肉、奶数量质量产量的问题,及时提出审计建议,王莉霞主席作出“审计厅三条建议很有针对性,请专题研究,尽快制定措施,以解决问题为安”的批示,我区随即制定印发《全区畜间人兽共患防治规划(2023-2030)》《内蒙古布病防控九条措施》,有效促进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三是精选小切口。要看清问题本质,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中发现其必然性、规律性因素,从个别的、典型的案例中分析出潜在的系统风险和可能导致的后果,并加以综合研判、总结提炼,客观求实、精确有效地提出可采纳、能落地的意见建议,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在自治区医保局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发现由于我区有关部门采取比较保守的支出策略,自治区本级公务员医疗补助资金结余12.79亿元,审计上报专报提出优化完善的建议,孙绍骋书记、王莉霞主席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尽快研究,优化调整有关政策,自今年9月起,自治区已按审计建议提高了补助标准、扩大了医疗补助受益面,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四是有解要贯穿。审计不仅要揭示问题,更要建言献策、解决问题,要以求解的心态和有解的思维出实招硬招,把查问题、提建议、促整改与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结合起来,体现审计的专业高度。在某市党政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发现该市新官不理旧账,以历史遗留问题为由,长期未为矿山企业和洗煤厂办理用地手续,导致国有土地收益流失8亿多元,对此孙绍骋书记作出严厉批示“新官要理旧账,问题要尽快解决”,自治区自然资源部门根据审计建议已启动全区矿业用地大排查大整治,彰显了审计一地、改治全域的良好效果。

四、下好审计整改“制胜棋”,充分发挥审计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同样重要,必须一体推进。审计厅出台审计整改销号办法、约谈办法、分类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健全了常态化、长效化整改机制,把解决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作为审计整改的着力点,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审计不仅要查病,更要治已病、防未病,如果发现的问题不整改,就会形成“破窗效应”和“稻草人效应”。审计整改是党中央交付的重大政治任务,审计机关责无旁贷,必须坚持“审、改、治”贯通,查到根上,改到本上,治到源上。二是督促检查到位。要精准把握立行立改、分阶段整改、持续整改要求,分类提出整改措施,认真履行跟踪督促检查责任。在督促整改过程中,要坚持分级分类整改要求,积极探索形成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整改工作格局。今年以来,审计厅纳入台账管理的问题整改率已达到95%以上,整改取得明显成效。三是贯通协同到位。深化审计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监督贯通协调制度机制,充分利用党委贯通协调数据平台,形成监督合力,做到整改到位、处理到位、问责到位。2023年5月党委贯通协调数据平台运行以来,审计厅已经6次上传未完成整改问题338个,截至12月10日,到达整改期限的24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四是追责问责到位。对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要严肃问责,该曝光的要曝光。对督促整改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建议,启动约谈问责程序,切实维护审计权威。对审计发现并移送的问题线索,不搞“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坚决做到一追到底,实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综合督查处)

信息来源: 综合督查处